当前位置: 首页>党的建设

朗县打造牦牛全产业链 让“高原之舟”成致富之宝

发布时间:2024-05-09 作者: 来源:西藏林芝网

近年来,朗县围绕“一特两带三品”特色农牧业发展思路,在农业农村部的定点帮扶下,以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打造牦牛全产业链为抓手,从前端供应、中端育肥、后端加工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牦牛高质量发展,让“高原之舟”成致富之宝。

2023年全县实现牦牛存栏4.78万头,牦牛出栏7300头,实现产值7762.6万元,利润4657.51万元;黄牛存栏1.2万头,出栏820头,产值385.4万元;娟姗牛存栏3300头,出栏720头,产值468万元;犏牛4600头,完成配种雅江雪牛750头,出栏480头,产值144万元;累计带动3340户户均增收14900元。

在牦牛产业前端供应上出实招

朗县以项目保障与企业带动相结合的方式,深度挖掘发展人工种草,利用房前屋后、荒滩荒坡、适宜种草退耕等土地资源,扩大人工种草及饲草生产规模,不断强化牦牛饲草供应。积极推行耕地饲草复种6700亩,完成总投资1080万元的人工种草7200亩,有效解决了饲草短缺问题;引进祥卓饲草生态科技公司,探索集装箱水培方式,解决饲草种植季节、空间、时长、温度等条件限制,运营生产发酵饲料75吨,按照2/斤下达收购订单,初步收购苜蓿草2.5吨和玉米秸秆5.5吨,为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在牦牛产业中端育肥上出硬招

朗县以登木乡、金东乡、拉多乡三个高海拔乡镇为重点发展牦牛养殖,以登木乡拉贡塘牧场为核心建设牦牛养殖基地,在拉多乡扎村建设牦牛育肥基地,在金东乡康玛村建设牦牛综合发展基地(养殖+育肥+良种繁育),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业务和资金支持,充分使用本地生产的科学配比饲料,缩短养殖周期和养殖成本投入,加快推广天然放牧和舍饲、半舍饲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力争实现牦牛出栏率达到30%以上。加强良种推广,多渠道项目投资1167.5万元,购进牦牛1727头,解决经费14万元,购置青海大通野牦牛种牛15头。此外,投入资金120万元,建立雅江雪牛配种点36处。打造牦牛养殖育肥基地,完成金东乡康玛村育肥基地和登木乡育肥基地产业强镇一期工程,完成拉多乡扎村育肥基地提升改造项目,加快登木乡、金东乡产业强镇(二期)项目对接进度,实现集中育肥规模达3000头、出栏率提高到20%以上。

在牦牛产业后端加工上出新招

朗县以牦牛产业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导向,打造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推广一批简明易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扶持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培训,提高商品率,在实现牦牛肉初加工及深加工系列产品基础上,拓展实现牛皮、牛骨髓粉、牛角、奶渣、酥油等产品的加工销售。一是投资2997万元的朗县畜产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西藏中朗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朗县畜产品深加工基地,下达朗县2024年牦牛收购订单2000头,初步形成集牦牛养殖育肥、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二是总投资2554万元的朗县屠宰厂项目已完成评审,通过屠宰厂建设打通中间链条,保障畜禽养殖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年初至今,全县牦牛存栏4.68万头,出栏70头,藏猪存栏8360头,出栏15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