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今日林芝

一家三代64载谱写爱国守边的时代赞歌

发布时间:2023-02-06 作者: 来源:西藏林芝网

在察隅县扎拉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祖孙三代守边报国,祖父是支前民工,在战争岁月冒着枪林弹雨运送物资和伤员;父亲是村党支部书记,用一腔热忱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孙子是返乡大学生,也是消防员,守护着家乡平安。祖孙三代扎根边陲,以不变的初心担负起守土固边的使命,谱写了一首爱国守边的时代赞歌。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洒进村庄,益西尼玛已经带着两个儿子在自家院子捧起准备好的崭新的五星红旗,举行了一场升旗仪式。随后,父子三人带了干粮和水就匆匆出发了。

益西尼玛告诉记者,正逢小儿子休假在家,所以今天要带着两个儿子上山巡逻。每当这个时候,益西尼玛都会给孩子讲述自己父亲益西曲珠在世时常带着他和兄弟们巡逻的故事。

察隅县扎拉村党支部书记益西尼玛说,“他每次去巡逻的时候,一去可能待个20多天回来,他路上不小心摔倒,每次身上都有伤疤,第二次去的话他没有说过不去,他还积极地去巡逻,我爸爸没有过世之前,很喜欢巡逻巡边。”

益西曲珠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时,当时只有16岁的益西曲珠自告奋勇,成了一名支前民工,由于那时的公路只通到了扎拉村,支前民工们需要背着六七十斤的物资徒步前往一线,回来的时候还要背着伤员后撤。

战争结束后,益西曲珠和驻地部队的军民鱼水情并未停止,他开始自发带着益西尼玛一起巡边。益西曲珠经常告诉家人,他最大的愿望有两个,一个是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另一个是成为一名中国军人。

察隅县扎拉村村民旦增多吉说,“爷爷给我们说要好好学习,给我们讲做好人好事,平时村里面没有劳动力,让我们去给他们家帮忙,那时候自卫反击战的时候,爷爷他们去帮解放军叔叔,他说要好好爱国,守护自己的国家,守护好每一寸土地。”

虽然益西曲珠已于2013年去世,但父亲的教诲、父亲的心愿,益西尼玛牢记于心,他决定继承父亲遗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把一生都献给守边事业。益西尼玛今年51岁,他不仅是一名党员,还是扎拉村的党支部书记。疫情防控,他带头捐款;村庄扩路,他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人居环境整治,他号召朋友开挖掘机平整土地。如今,益西尼玛带着村“两委”班子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扎拉村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益西尼玛说,“现在我也是村干部,我也一直在为人民服务。我现在是村党支部书记,要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还有村里要发展,我必须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我也经常给孩子说,要像爷爷和我一样,好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建设自己的家乡。”

在益西尼玛心里,守边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会放弃,也从未后悔。他希望后代们能珍惜现在拥有的条件,尽好自己的责任。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旦增多吉2020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察隅建设家乡,小儿子贡秋尼玛18岁投身军营,2020年退役后,于20227月又加入了察隅县消防救援大队,实现了爷爷的从军愿望。

扎拉村村民贡秋尼玛说,“因为爷爷和爸爸从小就跟我说去当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从小自己就有一个梦想去当兵,2015年我去当兵的,2020年退伍回来,因为回来可以在家里帮父母干一些事,也可以建设自己的家乡,我现在在当消防员,退伍不褪色,一直会报效国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消防救援大队里,贡秋尼玛总是在作训时给自己加练,做着最严格的训练,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儿,争着去最远最危险的地方执行任务……

参加工作后,兄弟俩时刻不忘爷爷和父亲的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守护神圣国土就是自己的义务,谈到守边,贡秋尼玛十分坚定。

贡秋尼玛说,“不管是以前当兵也好,现在做消防员也好,我的职责就是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也会传承好爷爷和爸爸的守边护边的这种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守护家乡,建设家乡。”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64年过去了,益西曲珠一家三代以信仰作笔,书写了一部守土固边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爱国守边的时代赞歌。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最希望的就是守边这份事业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益西尼玛也会和两个儿子一起,任凭斗转星移,守好这一方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