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试金石”,检验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成效,全方位考验各级党员干部。在疫情“大考”下,良好的作风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有力推动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接续奋战,用行动和思想让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屏障更加坚实牢靠。
图为米林机场查验核酸检测报告。
强化组织领导,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根据党中央、区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林芝市根据当前国内疫情多点爆发的形势,及时调整充实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设立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统筹日常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制作流程图,进一步优化11个专项组工作职能,完善平急转换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应急响应。今年以来,市级层面累计召开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5次、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5次、办公室办公会议2次,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发布疫情防控通告4期。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行业部门疫情防控监管职责和监管范围的通知》,对行业监管职责和监管范围明确到位,不断健全完善调度例会、联防联控机制、集中留观点、居家隔离人员管理制度、宣传督导、“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机制,确保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运转有序。全面推进疫情防控“三包”工作,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引导党员干部在吃劲岗位、严峻复杂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全市3万多名党员对口联系20余万人民群众,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突击队”,从隔离区医护团队到交通联防检查点,从社区、学校到村居院落,到处都可以看到闪耀的党徽,好作风在防疫一线充分彰显。
图为林芝宾馆防疫工作人员采集核酸。
强化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各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一是源头管控有效加强。持续发挥机场、火车站、边境检查站、公安卡口等重要关口作用,严格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证明和入藏报备等,及时更换机场和察瓦龙疫情防控检查点入藏关口特定场所码,并在重要关口配备30台快速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优化卡点建设。截至目前,各入林关口累计排查731.6万人次,边境卡口累计排查129.4万人次。二是应急保障不断提升。按照每万人不少于60间规模标准,共储备隔离酒店43家,隔离房间1924间。已启用隔离酒店9家,集中隔离175人,居家隔离40人,健康监测20386人。设立定点医疗救治医院8家,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建设后备定点救治医院(巴宜区人民医院)。严格落实隔离点防控措施,认真执行一线工作人员每隔1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24小时值班值守、闭环管理等制度,保证工作人员绝对安全。同步抓好防疫物资储备、疫情防控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不断提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三是疫苗接种不断强化。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统筹做好疫苗供应和分配,提高疫苗接种率。截至目前,全程接种26.21万人,18岁以上人群第三针覆盖率达97.48%。四是疫情监测重点突出。加大对医疗机构、冷链物流、快递等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优化核酸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为方便市民就近采样,在市区、机场、火车站等区域增设4个临时核酸采样点,并充分发挥药店、诊所等作用。截至目前,累计核酸检测48.89万人次,环境样检测5.32万份,冷链、快递、物流、环卫、公安等重点行业从业人员3.33万人次,包裹物品4.47万份。五是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目前,我市共有核酸检测实验室17家,移动核酸检测车1辆,日检测能力单人单管达到1.8万人,10合1混采检测能力达到18万人。近期,市财政拟投入94.9万元购买8个生物安全采样站等核酸检测配套设备,6个县(区)拟购买3辆移动核酸检测车、3台核酸检测设备。到位后,我市核酸日检测能力单人单管将达到2.43万人。
图为工布江达县开展农牧区核酸检测工作。
强化宣传督导,确保构筑联防联控体系。加大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督导力度,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监管职责和监管范围,深入市区和各县区开展检查,重点查找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弥补防控漏洞,对发现的问题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曝光。统筹做好信息发布,及时公布2022年第3号通告和《入(返)林疫情防控十条规定》《关于对“藏易通”健康码实行赋码转码管理的公告》和《关于进一步强化“场所码”扫码管控措施的通告》等。充分发挥融媒体、电视台及自媒体等作用,深入开展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宣传,编辑发布林芝融媒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宣传片,不断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夯实社会防控基础,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