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党务动态

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基因——林芝市波密县常态化开展烈士寻亲工作

发布时间:2022-07-04 作者: 来源: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一封跨越千里、饱含感情的信件,把感动从四川省仁寿县带到了林芝市波密县。这封来自胡建松烈士侄女胡丽娟的感谢信中写道:“几十年来,我们寻找伯父墓碑未果,这成为全家人的心病。我们通过网络联系了波密县委组织部红色工作专班,他们认真负责,精心寻找,不但帮我们找到了大伯的墓地,还买了祭品,让我们远程视频祭奠。几十年了,家人第一次看到大伯的墓碑,了却了我们的心愿,让我们感受到西藏的温暖!”自20223月波密县开展烈士寻亲工作以来,波密县委组织部红色工作专班收获了太多这样的感动。

近年来,波密县委组织部红色工作专班人员在波密县域内所有烈士陵园以及散葬的烈士墓前抄录每个墓碑碑文。这400多位在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防巩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烈士,他们来自哪里?什么模样?有着怎样的英雄壮举?为了找寻那段历史,波密县委组织部红色工作专班一行行程14万公里,掌握了300余位烈士的基本信息。

在开展烈士寻亲工作中,红色工作专班人员得到很多热心帮助。大家通过制作寻亲视频,在微信、抖音、贴吧等平台定期推送发布;电话联系和致函烈士籍贯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线上线下联动,寻找烈士亲属。红色工作专班持续接到热心人士提供的线索,他们有的在西藏工作,有的是烈士籍贯地的乡亲,有的是烈士昔日的战友。在收到信息后,红色工作专班人员第一时间查询烈士名单、查阅烈士墓碑分布图,多方寻找、核实并予以反馈。截至目前,已寻找到21位烈士的亲属。

每一位烈士的名字,不只是墓碑上鲜红的文字,而是一缕不朽的忠魂。每一名烈属的电话号码,并非毫无意义的数字,而是一串揭开烈士生平事迹和承载无尽思念的“密码”。拨通一串“密码”,便打开了一个思念的匣子,了解到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每当红色工作专班人员与烈属通话时,对方或激动得无语凝噎,发来勋章、肖像照、烈士证、牺牲证明书等遗物,或感动得泣不成声,急切地讲述父辈参军入伍的故事和光荣牺牲的壮举。

李怀仁烈士的女儿李群发过这样一段话:“我6个月时,父亲就牺牲,母亲守寡58年,拉扯我长大,儿时的记忆里没有父亲的模样,但他是我心中的大英雄,是我一生的骄傲!”谢清帆烈士的儿子谢云峰有一张他与父亲的“合影”,当时父亲刚刚牺牲,两岁的他站在父亲的墓碑前哭泣,无助的神情让人心酸泪目。黄序华烈士的侄子黄志恒向红色专班的工作人员讲述了50多年来,从奶奶到父亲再到自己,三代人继承遗愿、接续寻找大伯安葬地的故事。69岁的退役老战士李建纯寄来了一本他撰写的书籍:“昔日的许多战友已长眠波密几十载,我的这本书记载了他们牺牲的过程和那段悄悄远去的岁月……”截至目前,红色专班的工作人员共整理了12位烈士事迹,收集烈士勋章、肖像照、烈士证等遗物30余件。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在危难中为救战友而牺牲的李怀仁、在西藏平叛斗争中牺牲的黄序华、在归队途中不幸遇难的谢清帆、在执行运输任务时遭遇路基坍塌而牺牲的王立波……这些烈士的故事一个一个回到波密,给无数人带来了震撼与感动!

一份份沉甸甸的思念和感动从各地传递到了波密。为告慰烈士英灵、圆烈属祭奠心愿,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波密县开展了“云祭奠”“代祭扫”,与寻找到的每一位烈属视频连线,第一时间让他们与亲人“见面”!

“您是英雄,是我们的骄傲,是一个伟大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在想念您!”

“总算找到您了,我们都还没有见过您!”

隔着手机屏幕,思念跨越了时空。李群向父亲李怀仁讲诉58年来自己与母亲生活的点点滴滴;黄志恒向大伯黄序华墓碑磕下了3个响头,终是实现了三代人多年来的夙愿;胡丽娟用亲切的家乡话向伯父胡建松诉说着深深的思念……截至目前,波密县已为5位烈士家属完成“云祭奠”心愿。

接下来,波密县将持续开展“烈士寻亲”工作,常态化开展“云祭奠”活动,广泛发布烈士寻亲信息、寻找烈士亲属、挖掘烈士事迹、宣传烈士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革命英雄、延续革命意志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