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开门纳谏 阳光守护 ——日喀则市创新推出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西藏日报 来源:林芝市委办公室

“今天到实地参观后,看到给孩子们吃的面包、牛奶都很新鲜,车间卫生干净整洁,我们做父母的也就放心了。”在近日开展的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代表德吉参观完日喀则圣康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后高兴地说。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日喀则市聚焦群众关切,创新推出“开门纳谏、共治食安”食品安全系列全链条开放日活动,通过看食安、议食安、促食安“三步法”,采取科普宣传、现场监督、监管执法、专家指导、公开承诺、典型引领、回应热点、成效检验“八项”工作措施,打破信息壁垒、畅通参与渠道,有效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治理新局面。


看:“零距离”参与,搭建多维互动平台


在日喀则市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等单位食堂,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们详细参观,了解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环节,现场查看了环境卫生、设施设备运行、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情况;在奶畜养殖基地、青稞种植基地等,代表们详细了解企业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到成品储存、物流运输等全流程安全管理,直观感受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在日喀则市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所,代表们依次参观样品受理室、微生物实验室等各个功能区域,详细了解各区域的工作职能和检测设备,以及仪器的运作过程,对现代检测技术赞叹不已……


食品检测机构、学校及企业食堂、食品生产企业、校园食材供应商……哪里群众关注度高,就把开放日开到哪里。为让公众真正走进食品安全监管一线,日喀则市市场监管局精心策划开放场景与参与方式,打破“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单向沟通模式,构建多元主体面对面交流的立体平台。


通过现场看、现场问、现场议,检测机构的快速检测演示、食堂后厨“5G+智慧监管”线上监管、企业的质量管控体系介绍等,一个个真实场景让专业的监管流程变得可知可感,有效消除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息盲区。


议:“全链条”联动,完善共治工作机制


开放日活动并非简单的“参观打卡”,而是通过系统化的工作措施,将“看”的直观感受转化为“议”的思想碰撞,再落实为“促”的实际行动,形成闭环治理链条。


——强化科普宣传。在活动中融入食品安全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法规解读等内容,通过专家现场指导、发放宣传手册、互动问答等形式,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科学认知,让“食安意识”深入人心。


——畅通监督渠道。将现场监督与意见征集相结合,设立专门环节收集参与者对监管工作、企业管理的意见建议,对合理诉求当场记录、限期反馈。截至目前,5期活动共收集意见建议32条,涉及食材溯源、校园食安管理等多个方面,均已全部对接整改。


——推动企业承诺。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现场作出公开承诺,亮明质量管控决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通过典型引领,推广优秀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以点带面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回应社会热点。针对群众近期关注的“网络外卖餐饮”“学生奶”等热点问题,邀请监管人员、专家现场解答,消除公众疑虑。5期活动累计解答疑问100余个,通过权威回应筑牢公众信任基石。


促:“实效性”转化,彰显共治共享成效


在第二期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中,除24名代表实地参观幼儿园、生产企业、农贸市场等场所,“零距离”体验食品安全监管全流程外,日喀则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全程参与现场执法,发现立行立改问题5条,当场指导督促整改落实。


开放日活动的核心在于“以开放促改进、以参与促提升”,日喀则市着力推动活动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让群众感受到食品安全治理的新变化。


为进一步拓展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途径,有效调动和激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日喀则市组建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志愿服务队,招募食品安全志愿者开展各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


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的开展,使公众从“被动知情”变为“主动参与”,企业从“被动监管”变为“主动自律”,监管部门从“单向执法”变为“协同共治”,真正构建起了政府主导、企业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