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访自治区政府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胡春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西藏日报 来源:林芝市委办公室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为全区国资系统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自治区政府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胡春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区国资系统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关爱。


问: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落实到西藏产业发展实践中去?


答: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通起来,细化任务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国资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以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资源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文旅产业融合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问: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自治区国资系统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答: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在藏央企、区属企业新建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执行最严格排污标准,厚植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累计投入资金7.36亿元,完成绿化造林5.88万亩,占2022、2023年南北山绿化工程营造林面积的20.4%。同时,探索“林草碳汇+碳交易”模式,让良好生态成为企业最普惠的资产,让“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变为“金山银山”。


问:西藏国资国企在发展中如何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国企姓党、国企为民”,国资国企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服务社会大局,全力支持改善民生。比如,近五年,自治区政府国资委组织央国企面向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67万个,吸纳就业1.09万人;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驻藏央企、区属国有企业、各地(市)国资国企迅速行动,投入救援力量3333人,捐款2.21亿元,捐助物资价值9700万元,并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相关工作。就是要通过一件件实事,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总书记、党中央的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问: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答:我们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突出政治引领,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一是制度融入,监管企业党建入章率保持100%,动态优化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重大决策先过“政治关”。二是考核撬动,党建考核权重由5%提升至20%,结果与薪酬、任免刚性挂钩,真正做到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抓不好党建是最大失职。三是品牌示范,深入开展“五强五优”争创活动,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四是监督护航,聚焦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境外投资等重点领域,强化内部管理和审计,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问: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如何以改革为牵引,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答: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截至目前,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自治区本级整体进度为96.8%,国资委监管企业整体进度为97.3%,7个地(市)整体进度为98.9%。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在全国率先实现监管企业司库建设全覆盖,构建银企直联、账户统一归集、资金动态监管的工作机制,国资监管大平台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推动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分离,企业法人层级压缩至3级以内,全年压减“小散弱”企业50户以上;全面规范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秩序,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高质量全覆盖,激发管理人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完善外部董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董事会与其他各治理主体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让市场化机制真正活起来、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