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林芝建设成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是十届区党委交给林芝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林芝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区之要事,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坚决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的时代重任,将2023年确定为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攻坚提速年,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奏响昂扬向上、砥砺前行的奋斗曲。
眼下虽然进入了寒冬时节,但是林芝市各重大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仍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记者在朗县惠州大桥项目现场看到,施工人员顶着寒风,铆足干劲,抢工期、赶进度,奋战在一线。
朗县惠州大桥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张海波说,“现场总共投入作业人员30多人,混凝土运输车10余台,眼下已进入冬季,与时间赛跑,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林芝市在全区率先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建立林芝市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成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服务专班,解决项目前期推进较慢、质量不高而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切实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提供坚实保障。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开花结果,孕育了一个个新的增长点,一批批重点项目的落地生根,成就了一个个新的增长极。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冲飞介绍道,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政府投资项目599个,主要包括国道318线提升改造、市技工学校、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14亿元,截至11月底,已开复工项目583个,开复工率97.3%,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2亿元,同比增长33.1%。
一串串亮眼的数据,体现的不仅是高质量发展迸发的活力,更是我市2023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交出的“硬核”答卷。
市改革开放先行办综合协调小组副组长张虎介绍道,今年市委、市政府专门研究制定《中共林芝市委员会 林芝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两地五区”的总目标、“六大工程”“八项重点任务”的总抓手,这是新时代推动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必将推动林芝在“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走在全区前列。
改革开放先行,支撑在“改革”,关键在“开放”,重点在“先行”。今年林芝市以“优化环境”为主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创新开展“林芝商谈”“入企听诉”“局长进大厅·服务零距离”等活动,企业满意率达到98%以上,认真落实加强招商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试行办法,精准开展“链式”招商。今年1—11月份,林芝市在建招商引资项目152个、计划总投资348.2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7.89亿元、同比增长14.65%。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紧盯建设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编制《林芝市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创新开展旅游环境“九大提升行动”,大力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G219国之大道”,探索生态文化旅游合作交流,成立林拉旅游联盟,推动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共享。今年1-11月份,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7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2.88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47.30%和56.12%,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95.16%和101.07%。
市旅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涛说,“今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旅游环境‘九大提升行动’,主要是围绕游客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积极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顺心的旅游体验,还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下放的有关审批权限。同时还搭建旅游智慧平台,推进林芝城市旅游快线建设项目。”
优化流通环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经济开发区建成启用全区首个农产品前置智能仓,打造“电商·消费帮扶一条街”等电商平台,搭建邮快合作平台,探索“基地+合作社+金融+寄递+电商”惠农合作机制,全市489个行政村实现快递直投,在全区率先打通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今年电商销售3亿多元,城货下乡、村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格局基本形成。
林芝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民说,“按照林芝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区创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工作要求,利用邮政公司的网络和乡乡设所、村村建站优势,把民营快递从县里送到村里,不断提升农村地区投递服务水平,逐步畅通群众的用邮渠道,使邮快合作工作真正达到让老百姓获益、企业获利、政府获赞的多赢局面,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发展和林芝创建全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贡献我们行业力量。”
2023年,林芝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波密县玉普乡被中央政法委评选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2+2+3”综窗改革被纳入全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11月份,林芝市被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将进一步助力林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普布昌菊说,“我们开创性开展‘2+2+3’综合窗口改革工作,第一个‘2’是林芝市和巴宜区两级跨层级窗口,第二个‘2’是分领域窗口和无差别综合办事两个窗口,设置3个投诉、咨询、监督窗口,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就把原来27个部门的业务110个事项,融合到3个综合窗口进行办理,达到对内减员增效,对外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林芝以改革开放的举措扎实推动“四个创建”走深走实。努力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走在全区前列,在承接好自治区“四大工程”“六项行动”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模范区创建全过程、各方面,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完善修订《民族团结模范评选表彰实施办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工程全覆盖,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千里示范带,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深化、取得实效。努力在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走在全区前列,把“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贯彻始终,坚持点线面协同发力、量质效齐头并进,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为主导,农牧业特色产业、林下经济为支撑的绿色产业型发展新格局;聚焦保障改善民生,探索推行“一村一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走出一条符合林芝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努力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中走在全区前列,坚守生态安全底线,制定《林芝市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中走在全区前列,推广“五共五固”经验,健全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推动边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边境地区公共服务配套。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加布介绍道,截至目前,全市59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建成朗县金东乡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太昭古城陈列馆等教育阵地,推动15个边境乡镇及108个村居建成显著标识。
随着一项项改革政策的相继出台,一次次探索实践结出累累硕果,一波波红利惠及广大群众,林芝各族干部群众对林芝建设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信心更足、信念更坚、期盼更深。接下来,林芝市委、市政府将以更大魄力、更实举措,在更高起点、更严标准上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林芝力量。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