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芝市积极发挥林地广阔、资源丰富的优势,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以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政策+科技+品牌”新模式,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有效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扶持强产业。林芝市着眼科学利用林地资源,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编制完成《林芝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县区森林经营方案》《林芝市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利用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政策依据。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下产业,在依法依规依纪、严守生态底线红线的前提下,逐步探索研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通过免费对当地有意愿发展林下经济的合作社及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推动林下灵芝、天麻、羊肚菌、木耳等藏药材和食用菌种植,打造全区最大的林下经济发展带。各县(区、市)结合森林资源特点、区域生态条件,明确不同区域林下经济发展重点,打造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目前,波密县以种植天麻、羊肚菌为主,米林市、工布江达县以种植灵芝菌为主,巴宜区以种植黑木耳、羊肚菌为主,墨脱县以种植石斛、黑木耳为主,全市林下仿野生种植藏药材3991.32亩、食用菌318.64亩。
科技助力提质量。依托全市独特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市林草局、科技局、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藏医药大学、奇正藏药公司及国家林草局西南院等单位和科研机构联合实施林下资源人工繁育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研究和培育猴头菇、长瓣瑞香、兰花、石斛等一批市场潜力高,增收带动强的具有食用、药用或观赏价值和地域特色的林下产品,让科技为林下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结合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专项建设任务,投入1000万元,立项支持3个林下套种林菌、林药科技支撑林下经济发展示范项目;市科技局投入研发经费500万元,米林市财政配套380.44万元,实施林麝试养示范项目;在工布江达县实施《仿野生白肉灵芝林下套种技术示范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目前共完成套种试验面积103.5亩,出菇率达到95%以上,预计每年为群众增收约30万元;在波密县实施《波密天麻共生真菌优良菌株筛选与推广应用》项目,2023年新增天麻种植面积10万塘,预计天麻鲜品总产量将达到24万斤,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工资性收入200余万元。
品牌推动扩销路。立足林芝“净空、净水、净土”资源优势,加快建立林下产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机制,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组合拳,推动“产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企业上,企业落在基地上”,不断提升林下产品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让其成为林芝的一块“金字招牌”。以做大做强全产业链优质企业为抓手,加大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等各类社会资源强力合作,构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格局,逐步解决生产力、精深加工、品牌赋能、助推旅游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为林下产品打开销售渠道。目前,全市参与藏药材、食用菌林下种植的企业共有1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13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
全市林下经济产业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和生态品牌效应,大力推动中药材、藏药材、食用菌类“上山”“入林”,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效益,把丰富林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真正实现“靠山吃山、靠林吃林”。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